2005年5月19日 星期四

與伍佰相遇 (七之二) - 我,在哪裡?

從【白鴿】到【夢的河流】,似乎以人為核心,伍佰的創作軌跡由平面的橫向放射 - 我和外在世界的關連,拉出第三條軸線轉為直探內心世界的縱向探索 - 我和的相遇。不禁聯想到佛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自我和超我、本我間的連鎖互動,但這樣偏向物化的論述基礎,俺認為不足以形容這張專輯的意涵,【夢的河流】,其實是自我追求真我的紀錄,探詢靈魂的歷程。夢的河流

在夢的河流 遇見了我
扡長的身影 憔悴面容
隨著濤濤的河水 一步一步向前走 眨眼已是好幾個秋
偶爾會遇見 浮萍幾朵
相聚時歡欣 別離失落
慢慢我才知道 不能帶走些什麼
記憶剎時破了洞
你是夢嗎 朋友
是真的嗎 朋友
慢慢變成漩渦
那洶湧的 轉動
那滾燙的 水流
慢慢變成餘火
在夢的河流 遇見了我
我想你不需要尋找什麼
讓滔滔的河水 將我慢慢流走
其餘只是等候
夢的河流

雖然哀傷,但也輕鬆了,原來在時間的長流就算一時得尋自己,仍不免分離,而接近和遠離的速度卻又不是我所能決定。聽著這首如幻境的歌進入夢中,似乎感覺到滔滔河水的滾動...

恍惚之間,竟置身一處... 這個地方,是瀝淨所有之後的圖像,是真我的歸屬,是吧,是天堂。

空白

晚霞靜靜把幕拉開
溢出滿天橙色雲彩
金色夕陽越過金色平靜海
映出妳優雅體態
藍色在妳襯衫暈開
紅色小花浮了上來
暖暖的風吹著暖暖的裙擺
滲出透明的無奈
慢慢的當我發現 已經忘記妳的臉
慢慢的我就出現 無可所謂容顏
海鷗緩緩向前飛來
綠色的樹增添色彩
關於妳那令人心碎的神態
我想就讓它空白

很多人大概都沒注意到 CD 中還有一首「空白」,在第12首「夢的河流」結束之後5分鐘才出現(但 id 還是12)。相信很多人也發現了「空白」跟第一首的「翅膀」是同一個旋律,事實上伍佰先完成的是「翅膀」這首歌,當他排好了曲序,決定把「翅膀」放在專輯曲序的第一首時,卻發現它有些灰色,於是又繼續發展成另一個版本的「空白」。

「空白」的概念來自於伍佰在海邊畫一個女孩子的心情(不是真的做畫),你可以發現大量的顏色出現在歌詞中 - 金色平靜海、被藍色暈開的襯衫、紅色的花...。這個版本的出現,使伍佰更加確定專輯的方向:12首歌,像是12幅夢境中不同的畫作;各自獨立、卻又有所關聯。於是他決定把「空白」放在第一首,象徵一幅畫的開始。但是唱片公司聽了兩個版本,卻出現力挺優美「翅膀」的拉距場面...(摘錄自伍佰 & China Blue 官網

如果空白是終局的想像,翅膀,或許就是那穿越沒有顏色的現實地帶、通往七彩終局的載具:

如果我有一雙翅膀
我要離開這個地方
我奮力一擲 我就飛到了雲端
可以靠近點月亮
當我離開這個地方
不會再有痛苦哀傷
風兒總把沙子吹向了遠方
跟我一樣的願望
慢慢的當我發現
已經忘記妳的臉
慢慢的我就出現
無可所謂容顏
如果妳要和我飛翔
不要離開我的肩膀
一不小心就會失去了影像
我想一個人流浪

夢的河流】複習後記:原來跟隨伍佰就像跑馬拉松,也會遇到撞牆期,可能是心情的牆,也可能是時間的牆、經驗的牆,在迫使自己進一步「探勘」自己的內在世界與外在鏈結的同時,你知道突破了,也跟上了。

待續...

上篇:與伍佰相遇 (七之一) - 我,在哪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2/21 感動後的衝動分享

上週六南下朝覲後,內心暖意澎湃,老大賦予的強大精神力量,甚至是支撐俺經營事業的信念,所以一股野人獻曝的衝動,剪輯了老馬達一年前參加電商大賽的初選和複選片段,當時分別用了兩首歌和台下聽眾分享、共勉:謹此恭呈,獻給老大。 附上當日歌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