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9日 星期日

丙戌狗年 新年快樂!

「踏出一步,就是你的路!」小馬達在這裡祝各位朋友:新的一年裡,面對真世界,仰望伍佰御賜破壞與創造的王道,駕海底飛凌機在九重天間找尋自己的高度,衝衝衝向屬於你的美麗新世界!

新年快樂!

2006年1月26日 星期四

《1/23 大成報 A12 版》紙上記者會 - 親近伍佰

在這裡特別感謝同為伍佰迷的朋友 dkq 替咱們這些沒買到當天大成報的歌迷們在官網留言版一字一句貼出全文,轉載如下:

《親近伍佰》

不多話的伍佰,這回破天荒親自打字回應紙上記者會的歌迷提問,雖然簡短,卻充分展現伍佰風格,從答案中歌迷可以看到更多面向的搖滾天王。(P.S. 括弧內文字為本報記者江昭倫感言)(橘色字為本格格主小馬達感言)Q:結婚這件事對你的音樂創作有產生什麼影響嗎?
A:我想沒有吧!時代與社會的影響反而較大。

Q:電視劇籌備得怎麼樣了?故事關於什麼?想找誰演男女主角呢?
A:劇本已經翻三翻了,已從台片變成大陸片了,男主角當然是我,最近又加了一個小孩子,正在發展中。(厲害!厲害!搞不好到最後劇情還可以變成科幻片哩!)(反正一定讚!)

Q:今年有拍電影的計畫嗎?
A:想歸想,但計畫總是趕不及變化!(聽說一直有人找啦!)

Q:伍佰 & CHINA BLUE 這樣的組合會永遠唱下去嗎?有沒有想過哪天會拆夥?
A:當然想永遠唱下去啊!總要保有一些可以驕傲的事吧;拆夥沒必要,四人一起就像一把刀子。(怪怪,這是啥邏輯,比較有殺氣嗎?)(記者大人,您不懂啦~ 是犀利 - 切入人心、開天闢地的犀利啊!)

Q:寫了這麼多首歌,最想表達的音樂理念是什麼?
A:音樂總是個娛樂的事,但深處總要有靈魂。(歌迷聽清楚了,聽伍佰的音樂要聽到靈魂深處喔!)(錯~ 是歌迷們要用靈魂來聽!)

Q:什麼時候生小伍佰啊?
A:要你管!(哇塞!這個回答夠嗆,歌迷提問踢到鐵板了,家庭問題永遠是伍佰的禁忌!)(本來就不該問的嘛!)

Q:想過幫哪位歌手寫歌嗎?還是來者不拒?
A:來者不拒太誇張,不過我很貴就是了。(以價制量?這也是一記高招,想找搖滾天王寫歌是得付出一些代價的,很合理。)(同意!)

Q:會用 MSN 和朋友哈啦嗎?
A:不會,打太慢。(但聽說還是偶爾會和朋友溝通。)

Q:除了史景遷,老大還欣賞哪位作家?可不可以推薦必看的幾本書呢?
A: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是經典,駱以軍的「遠方」也不錯,村上春樹每一本都很讚。(伍佰會寫出那麼多好歌詞不是沒原因,人家書真的看得多呢,伍佰迷參考看看吧。)(汗顏...)

Q:最感動歌迷做什麼事?
A:捍衛自己的偶像。(這個答案很酷,但偶像可千萬別出槌才行。)(想太多了~)

Q:有沒有想過哪天不唱改行做別的事?
A:想不出來!!!(一輩子都要繼續唱下去啦,這是幫歌迷祈禱的。)(掙扎... 如果有一天伍佰不想唱了,俺也會尊重他的決定地...)

Q:這一生最大的夢想是什麼?
A:哈哈哈,不要工作!!!(原來伍佰也和大家一樣,想閒閒沒事做,不要被工作累垮。)(老大,要保重身體啊!)

Q:自認為自己是個好老闆嗎?
A:一直沒有正視這個問題,雖然被叫社長時心裡很爽!(這個問題應該問員工比較清楚啦!)(這個問題有水準!)

Q:去年從國內唱到國外,今年還有開演唱會的計畫嗎?會想挑戰小巨蛋嗎?
A:國內暫時沒有,三月星馬有表演吧;小巨蛋無須挑戰,它不會跑掉!(對啊,唱過大江南北,小巨蛋算小ㄎㄚ的!)(沒錯,無須挑戰!就算跑掉也得在老大面前俯首稱臣!)

Q:想過嘗試寫小說嗎?
A:對白很難寫,而小說必須有對白。(嗯,以伍佰如此慎言,恐怕二十年才能出一本書吧,不過還是很值得期待。)

Q:生日剛過,今年有什麼生日願望呢?
A:不喜歡過生日,那天總是很難熬,要整天笑咪咪!每天都可以許願啊!(唉喲,別這樣,一年才一次,歌迷都幫忙記著呢!)(hmmm... 老大對歌迷是越來越貼心了。)

Q:唱過那麼多場地,哪一次印象最深刻?有沒有最糗的事發生?
A:「厲害」演唱會吧!舞台是圓的,還一直轉。最糗的事是有一次,昇哥拿麥克風架叫我代替酒瓶刮吉他,覺得在特技表演!(這真的只有昇哥才想出來的怪把戲。)(太經典了!不知是哪一場?)

Q:覺得什麼時候的自己最帥?
A:瞇瞇眼!(每次看都很帥啦,因為每一次都是瞇瞇眼啊!)(讚啦!)

【林靜芬/編輯】

2006年1月23日 星期一

伍佰最新通告(1/25 6:00PM)

TVBS-G 娛樂新聞即將在明天 1/25 傍晚六點播出伍佰的明星記者會專訪內容,敬請期待。如果錯過,依 TVBS-G 節目表應該會在隔天凌晨兩點重播... (媽的再晚也要看的啦!)

最迷你的兩岸經貿往來

這是一個因為愛伍佰而生的小故事...

俺對岸的伍佰迷朋友 Horse 小老弟,對《2005 厲害演唱會全記錄》早已是望穿秋水,害哥哥我遲遲不敢再寫一篇觀後感來刺激他!不知何時才盼得到這卷演唱會記錄在中國大陸上架,那一份渴望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索性看我是否能代他買了寄過去,偏偏兩岸的金融單位又沒辦法直接匯款,Horse 絞盡腦汁想到透過急速竄紅的 Paypal 將款項送到俺手上,似乎不怎麼意外地,咱們再次遇上瓶頸,中國的 Paypal 分公司「貝寶」和總公司所架構的體系並非完全相通,和台灣這一段... 嘿,當然別想了。

終於,Horse 找上一位朋友同時有 Paypal 和貝寶的帳戶,這位朋友把 DVD 和郵資以美金轉至我的 Paypal 帳戶,Horse 再以人民幣將款項轉給他,而《2005 厲害演唱會全記錄》,也即將踏上從台北往汕頭的路上!

伍佰跨越國界的大力量,跟隨者如 Horse 老弟追求真道的不屈不撓,相映兩岸的政治現實,這一趟堪稱最迷你的兩岸經貿往來,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2006年1月17日 星期二

跨世紀最有價值收藏

伍佰作品 1992 - 2005 全系列跟隨伍佰已經十多年,專輯當然每一張都有,但早期的如【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浪人情歌】等專輯不是殼破了就是詞本不見了,最心痛的是【冬之火 - 「九重天」演唱會特選錄音專輯】裡的「冬」不知流落何方,又生怕哪天 CD 給俺聽壞了就此斷糧,在去年底預購【2005 厲害演唱會全紀錄】時下定決心,完成一年來最大的一筆消費:所有專輯包括演唱會記錄再購置一份!除了遍尋不著的【空襲警報 LIVE VHS+CD】以外,六張專輯透過滾石線上購物,其他則是從 PCHome 購齊,雖然【空襲警報】的 CD 猶在,其中的 VHS 影帶也早失去舞台,但那塊鑲在大紅硬紙盒上的鐵鑄空襲警報翼狀徽章一直縈繞我心,皇天不負,終於在 YAHOO! 拍賣讓俺給標了回來!

看這一整排跨世紀音樂典藏,多美啊!而心中大石,也總算放下。(再來兩年內計畫:買台 iPOD,把所有伍佰的音樂每一首都轉成 MP3 格式存入隨選隨聽!想到就覺得很屌!)

伍佰厲害演唱會海報

2006年1月16日 星期一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音樂人伍佰 - 我在做的,就是承認我自己

前一陣子在俺的「有一天,當我們不需要『台客』這個形容詞」這篇文章中和一位朋友蔣先生對「台客」做了一些很悶的討論,坦白說那種侷限在自我隔離的悲觀視角仍莫名地干擾著我的思緒,很慶幸黑袍天使伍佰再一次適時地拯救了俺脆弱的意志。

1/12 上週四,伍佰接受了中時電子報「明星會客室」專訪(請點這裡看完整的影音轉播):

台灣什麼最青?什麼最勇?什麼最厲害?認真打拼的本土文化工作者最青!中時電子報企畫一系列「本土文化‧台客列傳」,為網友訪問長期關懷本土、深耕夢想的文化工作者,發掘他們身上最生猛、最動人的故事。

第一棒,我們推出搖滾浪人伍佰的影音專訪,由他暢談自己的音樂國境與人生藝路,還有他對台灣樂壇、台客文化的獨到見解... 後續還會邀請《無米樂》、《翻滾吧男孩》的導演,以及唱片封面設計蕭青陽,直述他們的精彩人生。

專訪後,1/16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E7版)刊出一篇《注目人物》音樂人伍佰 - 我在做的,就是承認我自己。全篇轉載如下:

僅管眾聲喧擾,「台客」這一個名詞,對伍佰來說,自有其簡單而素樸的意義與力量。「我又不是今天才變成台客,我當台客已經很久了」,他說,輕描淡寫卻又直指核心,指陳他對此一議題的想法。

「大象不知道自己叫大象,當你散發出來那種氣味,那肯定是跟你 本來是怎麼樣的人有很大的關係,當事者可能自己不知道,要碰到不 一樣的人,才會發現自己的不同。」伍佰認為,「台客」這個群體, 雖然是由外界所命名、定義,但他們所散發的獨特「氣味」,才是標舉自身與他者的最大不同處。他從來不認為台客是負面的、罵人的詞彙,所以對它沒有排斥感;當他看到這幾年台客似乎成為一種流行文化,時時刻刻被提出來討論時,他更認為可以將這股風潮,變成正面、積極的事情,讓「台客文化」有更為深入的想像和願景:「如果它是正面、積極的,就應該包容各種有稜有角的東西在裡面,它可以是台灣地方性的、眷村的、原住民的,只要這些元素都是有個性、有風格的,同時存在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那我們何不把它就叫做『台客 』,並打破它們原來的侷限。」伍佰認為,台客可以並非單指所謂的傳統「本土文化」,而是更廣闊的、指向台灣這塊土地的多元文化。

二00五年,伍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音樂人以「台客,你的名字是主流」為口號舉辦的「台客搖滾演唱會」落幕未久,他們已經開始籌劃0六年將在台中舉辦的「台客搖滾藝術季」,談到這場演唱會可能 會有的新形式,伍佰說:「除了音樂演唱之外,甚至可能會找變魔術的、演布袋戲的,融入民俗技藝的元素,讓演唱會變得更有可看性。 」他也進一步思考,藉由這場演唱會,還能做到些什麼:「台灣現在的音樂界,國語歌手與台語歌手之間壁壘分明,各自擁抱兩種價值, 甚至互相排斥對方,分散了樂壇能夠蓄積的力道,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針對這個現象,伍佰計畫邀請一些以往曝光度不高的、「邊緣的」台語歌手上台演出,他認為,只要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給這些歌手更大、更高層次的舞台,這些原本居於邊緣的音樂人和其作品,在這股台客文化熱潮中,就有了重新被檢視與欣賞的可能。

標榜「台客」,伍佰最在意的,還是讓流行文化自己塑造出一套特屬於台灣的藝術風格。「我關注的是一種藝術上的新的想法、新的自我認同」,他進一步解釋:「如果在『藝術層次』上,有一個風格是所謂的『台客風格』,那會是一個全新的藝術經驗,它可以發展成台灣自己的步調;就像香港、韓國電影有它自己的節奏,假使我們可以自然發展出一種特屬於『台灣的節奏』、自己的節奏,在全球化的情勢下,未嘗不是一種抗衡的方式。」把台灣的文化蒸餾、發酵出來 ,讓風格與味道傳出去,創造出台灣的新文藝復興運動,這是伍佰身 為音樂人的期許。

若「台客」是一個基於想像和族我界限而被建構出的群體,且必然會因為台灣社會複雜的歷史因素,產生眾聲喧嘩的解讀,那麼,又該如何正視此一目下正形成、演變中的文化風格,並挖掘出新的正面意義?或許正如伍佰所言:「我在做的很簡單,就是承認我自己,承認我是一個在台灣出生、長大的人。」如此,台客文化的內涵,或可不獨被單一而侷限的政治論述決定,而是由全台灣的人共同創作,一種同時兼融台灣味的、現代感的、創意的及浪漫的新文化風格。

【歐佩佩、江家華/採訪】

大哉斯言啊!在中時電子報的線上專訪中伍佰也提到:「... 對我來講台客就是『賭爛主流』。就是那種:主流 NO!NO!我要有自己的想法風格,什麼什麼名牌 NO!我自己去弄一個自己的樣子...」積極正面地承認自己、相信自己、做自己,將根植靈魂的在地精神活出來,任何防衛性、自我隔離式的思考自然不成橫逆。

伍佰老大、伍佰大帝,您精粹掌握事物本質的大能,發力弘揚的大度,是小民要懇切學習的,因為這正是推動咱們社會共同提昇的大力量!

延伸閱讀:
《中時電子報焦點人物》獨家專訪搖滾巨星伍佰 - 黑色伍佰 重塑台客搖滾新文化【中時電子報洪茗馨/撰文、整理】
《人物側寫》超級台客:巨星伍佰【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撰文】

2006年1月11日 星期三

伍佰最新通告(1/12 4:30PM)

歹勢~ 通告來得晚了,就在今天下午伍佰將接受中時電子報「明星會客室」節目專訪,4:30 開始將由中時電子報實況轉播語音 LIVE 版,詳情請點這裡。各位朋友現在還可以進入上述鏈結留言或問問題,如果像俺一樣沒法在上班時間偷聽,為免向隅 1/17 中時電子報還有影音完整版播出!

12/21 感動後的衝動分享

上週六南下朝覲後,內心暖意澎湃,老大賦予的強大精神力量,甚至是支撐俺經營事業的信念,所以一股野人獻曝的衝動,剪輯了老馬達一年前參加電商大賽的初選和複選片段,當時分別用了兩首歌和台下聽眾分享、共勉:謹此恭呈,獻給老大。 附上當日歌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