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6日 星期四

《名家專論》另一波文化復興運動

在寫下集之前,先轉載一篇刊於 4/5 清明節當天中國時報(A15版 / 時論廣場)上的好文章和大家分享:另一波文化復興運動

【作者何東洪老師是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系學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水晶唱片製作企畫(1991-94),現任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豐富的學經歷造就了其從音樂切入社會的深刻洞察力。】

‧‧‧‧‧‧‧‧‧‧‧‧‧‧‧‧

由伍佰、陳昇、豬頭皮、五月天等領銜的「台客搖滾嘉年華」在台中熱鬧落幕了。伍佰在慶功宴上說:吸引的人次非常熱烈,猶如創造了一個文化復興運動。筆者認為,台客的爭論在過去一年來,從媒體、台北文化人、流行文化商業的交火下,業已淪為「論述的爭奪戰」。在可見的未來,台客論述除了將產生一拖拉庫在台客的語意學與語用學的轉換打轉之相似的學術論文外,流行文化商業內部力量的重組、政黨政治的頑固、教條文化(看看「北社」對台客的論述吧!)並不會因台客論述而進入質變的階段。

觸發這一波新「文化復興運動」的主角是伍佰、陳昇、五月天這些仍在流行音樂圈內具有影響力(不光指音樂銷售量)的歌手、蘇打綠等新興的「巨星化」樂團,以及像豬頭皮這種不被主流音樂工業接納的歌手,而不是文化人、社會運動或政黨。它在性質上將不同於台灣過去各式各樣以政治掛帥的「文化復興運動」

歷史證明,以政治掛帥的文化運動,其效果恰好是壓制多元、少數與邊緣的社群文化。但若這一波文化運動的參與者,不止是「福佬」音樂藝人、還包括其他的通俗文化藝人,那麼它的文化力量將從何而生呢?

戰後台灣的主流音樂工業內部,鮮少發生質變的運動,頂多只是風潮,隨波逐流。倘若一九七0年代民歌運動造就了新興流行音樂工業的質變分水嶺,其犧牲的便是歷史檔案中被遺忘的左翼思想歌手。若一九九0年代初的「新台語歌謠」運動曾經獨領風騷,其原因便是當時少數唱片公司與獨立歌手利用本土化政治氛圍,在音樂工業內部隙縫中所創造而成,可惜的是,它卻被吸納或是受制於主流機制中,成為曇花一現。

若新台語歌謠運動的失敗是源於它座落於狹隘本土意識與商業利基間加乘力量所致,那麼這一次新文化復興運動是否可以在去除教條化的本土化政治力量之外,在商業力量間找到隙縫,便是關鍵。

持續這個運動的特色是音樂類型、語言、表演者的社會位階的多樣混雜。通俗文化的魅力,其一便是盡可能的以混雜、挪用、拼貼來揶揄、對抗高雅文化的「純粹」、「正統」與排他。這不必然,也不應淪落於關連全球化/在地化的商品策略,混雜,更多是源自創作者的動機。但混雜文化不是雞尾酒,文化復興運動當然不是調酒訓練班。

期待這一波的文化復興運動,從一九五0年代楊三郎的「黑貓歌舞劇團」、文夏、洪一峰等人在國民黨政權的壓制下,走唱於電台、各地歌舞廳、電影院。在創造「台語」歌曲的戰後復興運動中,學習走入各地、各階層,切莫墜落於大型、華麗、媒體炒作的「萬底深坑」裡,或是淪落既有主流音樂工業的收編網中。

這一波運動,來得正是時候,能否在國際財團勢力把持的音樂工業之外創造一波新的獨立「表演產業」,從中激發新的非政黨政治的文化,值得觀察,更值得期待。這無非是終止台客「論述化」,進入實踐的重要路程。「台客藝人」,加油!

‧‧‧‧‧‧‧‧‧‧‧‧‧‧‧‧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和俺一樣有強烈的振奮感?!讓咱們自我期許:對「台客藝人」報以持續的支持與最大的鼓勵!
一‧定‧會‧成‧功!

2006年4月4日 星期二

感動!台客搖滾嘉年華!(上)

此時此地透過「台客」的引領搓合,看似不相干甚至不搭軋的元素竟水乳交融地觸動俺的聽覺、視覺、嗅覺神經:這是純粹的、台灣才有的熱情交錯!

看到許多朋友已經把參與「台客搖滾嘉年華」的記錄放上自己的部落格,俺怎能落人後?!4/2 上星期日下午掃完墓,四點從三峽出發,順道載住台中的四伯母回家,在速限標誌與急切亢奮的拉拒間,六點左右即抵達!入口處的牌樓以兩朵綻放奪人光彩的大薔薇為背景,梳大包頭輕搖小扇的性感台妹剪影聳立兩旁,似正對來客說:「入來坐喔!」拉著 Vicky 的手急不可待步入會場,裡頭早已萬頭鑽動,大夥兒的穿著、肢體語言透著說不出的愉悅輕鬆,在諾大的會場裡可愛的台客台妹一對對一落落手捧美食在各舞台前或聚集或穿梭,咱倆也興奮地信步繞場一周:正中間是集全台道地料理的「圓環夜總匯」,以食為中心的現場配置果然台味十足!左手邊望過去是「親子偶戲台」,可惜趕不上阿忠布袋戲;右手邊的「搖滾司令台」原住民樂團「圖騰」正賣力演出,底下不少歌迷熱情捧場;逆時針方向過去「發光叫賣台」放送著熟悉的夜市叫賣聲,黝黑壯碩的老闆頭戴耳麥手持要賣的 CD,唱著充滿另類街頭力道的台灣特有種 RAP;再來是連著七個帳棚的「創意市集」,著實流連忘返;隔壁則是暫時沒有演出的台西本全綜藝團「閃亮花車台」。越過十二點鐘方向已在吸聚人群的主舞台「萬教歸宗台」,台下大小朋友鬧熱滾滾的正是國際級表演藝術家眼球先生縱橫全場的「金光綜藝台」,旁邊又是十個帳棚二十個攤位的「創意市集」隔著「圓環夜總匯」與對面十四個攤位遙相呼應。

肚子裡的音樂響起(其實一進來聞到「夜總匯」的香味早受不住誘惑了),一頭鑽進圓環中一攤逛過一攤,新竹米粉、草湖芋仔冰、深坑臭豆腐、台中泡沫奶茶、布袋蚵蛋包... 口水流了一地!帶上兩杯古早味冬瓜茶,俺的腳步駐足在台東石板烤肉攤前,眼前是理平頭手臂肌肉糾結的師傅正剁剁剁地切著烤肉,背後是「搖滾司令台」傳來充滿生命張力的震撼樂音,此時此地透過「台客」的引領搓合,看似不相干甚至不搭軋的元素竟水乳交融地觸動俺的聽覺、視覺、嗅覺神經:這是純粹的、台灣才有的熱情交錯!

時間大約六點半,「閃亮花車台」的台西本全綜藝團開場為隔壁的主舞台暖身,全身罩著鏤空蕾絲的媽媽桑主持人扯開嗓門,「跑台」的觀眾從四面八方擁上,換我們捧著食物夾在人群之間,欣賞正港鋼管辣妹的正港電子花車演出!舞台上方七彩生光的霓虹燈映著倒掛在鋼管上的粉臀,摻著一旁媽媽桑主持人沙啞的「唉唷!唉唷!」... 或許對演出者來說,除了觀眾組成不太一樣,除了行情比在一般廟會好,今天仍只是無數場為生計打拼的演出之一;但在俺看來,這群「台客基本教義派」藝人如今踏上一個全新的舞台,面對主流藝術表演形式的推擠壓縮,相信有朝一日能以強大的草根力量為原動力蛻變昇華,以鄉村包圍城市之勢破繭而出,成就伍佰口中的「第二勢力大反撲」!

待續...

感動!台客搖滾嘉年華!(下)

12/21 感動後的衝動分享

上週六南下朝覲後,內心暖意澎湃,老大賦予的強大精神力量,甚至是支撐俺經營事業的信念,所以一股野人獻曝的衝動,剪輯了老馬達一年前參加電商大賽的初選和複選片段,當時分別用了兩首歌和台下聽眾分享、共勉:謹此恭呈,獻給老大。 附上當日歌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