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還在這裡!昨晚的感受竟然是這樣的一句話。懵懂的興奮感跨越了睡眠,我必須寫下來,破碎的也沒關係!
我終於等到了老大再一次唱「海底飛凌機」,這首我最愛最愛的最愛,老大巧手改編融入四大元帥的 SOLO,做為上半爆場之收尾,現在想起還是想呼嘯吶喊:
「阿~~~~~~~~~~~~~~~~~~~~~~~」!
下半場,ballad 歌,天哪!「夢醒時分」?「很愛很愛你」?怎麼會讓聽眾那麼的瘋狂?伍佰老師唱得好?對啦,改編過後很好聽?對啦,就是耳熟能詳?也對啦;俺覺得還有一點,是這些口水歌變得很真實,真實的衝擊令人驚訝、瘋狂!
有些歌手歌聲雖好、音樂亦佳,即使粉絲成群,也不敢輕易辦演唱會,如果辦了也只是經紀公司透過此法來多賺一些,真像塗脂抹粉卻經不起近距離折磨的臉,卸下妝,不知是殘破還是空虛。
伍佰的歌,千萬不能只聽錄音帶或看 MV,因為只有 LIVE 才能活化每一首歌,或者應該說,伍佰的音樂就是活的,就是必須在音樂的輸出(台上演出)和輸入(聽者感官)之間將介質極簡,只有空氣的震動、汗水的噴濺,偶而 pick、鼓棒飛下台,這樣去感受音樂的 LIVE、LIVE 的音樂。雖然有現場的氣悶、吵雜,器樂及設備的變數,但只有透過這樣活生生、赤裸裸的碰撞,才能讓聽者體會音樂的偉大和搖滾的精神!
就像「十誡」中不能妄稱上帝之名一樣,搖滾,不是隨便掛在嘴上的,就算你恭恭敬敬地把 ROCKER 拼出來,從嘴裡吐出時雙膝觸地鼻孔朝天兩眼含淚,你仍然只是糟蹋了這個精神。但伍佰,連放的屁是搖滾屁,打的噴嚏都會是搖滾噴嚏!
到現在仍然有人執迷於台語的伍佰、十年前的伍佰,天哪!二十一世紀都已經過十分之一了好不好?語言,只是溝通呈現的方式,我們賦予了太多浮面的意義,雖因歷史之故不可深責,但拿來ㄉㄧㄤ俺老大,俺老大根本不看在眼裡,不代表我們小的也心胸寬大,雖然覺得高人一等因為你們聽不懂,但還是忍不住高傲地來朝下嗆兩聲:台語對伍佰的創作而言是神聖的,是有其歷史負擔的,雖說是創作,更像是霍霍鑿刀,每一首都會形塑台語歌的面貌,你看朱銘的太極,細到五官可辨嗎?
慢慢懂了昨晚的感覺,原來我還在這裡,其實還缺了幾個字:原來我快樂地在這裡!老大是快樂的,憤世嫉俗昇華了,淬煉出每一分每一秒的珍惜,我從頭到尾嘴幾乎合不上,跟著唱以外就是笑!音樂因憤怒而強爆,我仍然喜歡聽過去那叱吒的伍佰,但老大升級了、快樂了,再一次感謝我的黑翼天使伍佰,雖然我的感恩與快樂不應待人提醒,但透過老大的音樂,可以印證並更深層地感知:原來從苦中來的甜是那麼的美好!
不懂?今夜伍佰相信還會繼續下去,來聽!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2/21 感動後的衝動分享
上週六南下朝覲後,內心暖意澎湃,老大賦予的強大精神力量,甚至是支撐俺經營事業的信念,所以一股野人獻曝的衝動,剪輯了老馬達一年前參加電商大賽的初選和複選片段,當時分別用了兩首歌和台下聽眾分享、共勉:謹此恭呈,獻給老大。 附上當日歌單: ...
-
伍佰於專輯發表會:「這是時代的文化,每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文化,那算是一種文化的反擊,但是它也是區域性的反擊,它也是人的反擊,它是一種…簡單來講,被忽略者的反擊,它是被(不同時代、文化)誤解的、忽略的一種反擊,但是它也同時是我的反擊,因為我距離上一張閩南語/台語專輯已經十一年,十...
-
清明時節雨紛紛... 除了掃墓,也想起前兩年的台客搖滾... 自 2007 之後,「台客搖滾」已經停辦第二年了,想說今年會恢復但依舊沒有,是否當年的「台客商標註冊事件」(相關文章請點此 連結 )影響至今?當時引起文化界的撻伐,俺關心台客文化,非常支持苦心經營此活動的主辦單位「中...
-
其中,似隱約感受到自咱父執輩承襲下來開創事業的執著,在廟會歡慶的氛圍中,俺樂觀地想望這股文化力有朝一日或能在世界舞台盡展「叨肉的」風華! 5/6 那一天真的累,繼之而來五天的工作,老馬達到了次週末才回復過來... 不過, 爽 ! 今年的台客搖滾,只能用咱台客最愛的極致狀態「強強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